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动态 > 农业要闻 > 【精耕细作促发展】贺兰山下种清甜

【精耕细作促发展】贺兰山下种清甜

发布时间:2025-10-16  来源:宁夏日报  次数:

宁夏农垦贺兰山农牧场收割甜糯玉米。

贺兰山农牧场四号泵站,员工严佳文检查过滤、配肥装置。

在宁夏玉尚麦食品有限公司,甜糯玉米经筛选、剥皮、装袋、抽真空等过程,从田间走向餐桌。

宁夏农垦种植的甜糯玉米、水果玉米进驻本地超市。

  秋日,贺兰山脚下一派丰收景象。农人在玉米地里忙碌,口渴了,随手掰下一根玉米便往嘴里喂。明明有大型收割机,为什么还要人工掰?不用蒸煮,玉米就能直接吃?

  原来,这种玉米是宁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贺兰山农牧场首季上市的水果型鲜食甜玉米,一款可以生吃的玉米。“脆嫩香甜,一口爆汁,咱本地也种出了水果玉米。”宁夏农垦贺兰山农牧场党委书记陈宏亮介绍,去年小面积试种成功后,今年扩种500亩,还有甜糯玉米2000亩、制种玉米1300亩,它们的“身价”远超传统作物——亩均收益比传统作物高出1至3倍。

  脚下,一根根黑色的滴灌管贴在大地上,将水分和营养精准送至玉米根部。陈宏亮说:“水果玉米对土壤、灌溉和种植技术要求极高。国营农场的集约化经营模式和技术团队,能有效保障技术规程精准执行。”

  田边的一所泵站,正是玉米地里“黑色血管”的“心脏”。泵站员工严佳文在监控大屏旁打开“水肥一体化智能管控信息平台”,哪块地缺水、缺肥,平台及时反馈,电动阀控制开关,水肥一点不浪费。

  眼前这片高科技、高产值的良田并非“天生”,而是一场持续3年的耕地“焕新工程”。宁夏农垦通过拆并分散庄点、腾挪用地、集中安置和综合盘活,对全域6.28万亩耕地施行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改造,目前已建成2.93万亩。

  今年,宁夏农垦已申报高效节水项目9143亩,储备4个高标准农田项目,争取2027年实现6.28万亩耕地全覆盖,届时预计新增耕地2000余亩。(记者 白 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