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动态 > 农业要闻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宁夏滩羊克隆技术实现种质资源保护新突破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宁夏滩羊克隆技术实现种质资源保护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5-10-17  来源:宁夏日报  次数:

  10月14日,记者从宁夏农林科学院获悉,我区依托克隆技术在滩羊种质资源现代化保护与利用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作为我区“六特”产业之一、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滩羊品牌价值已超百亿元。但传统活体保种易受疫病、环境变化影响。为此,宁夏农林科学院今年启动了“滩羊体细胞保种和克隆技术研究”项目,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联合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团队联合攻关,科研团队攻克体细胞培养、核移植、胚胎移植等关键技术,建立起高效体细胞保种技术体系。今年5月中旬,科研团队在宁夏盐池滩羊产业集团朔牧繁育有限公司、宁夏农垦牛羊肉食品有限公司滩羊养殖基地开展胚胎移植,截至10月14日,已出生的6只克隆滩羊健康状况良好,本批预计产羔20只以上。

  “我们采集优质性状滩羊耳朵上的体细胞,成功构建克隆胚胎。”项目负责人、宁夏农林科学院副研究员马丽娜现场解释技术原理,克隆技术相比传统活体保种方式,具备顶级种质资源的精准复制、保种便捷、成本低、缩短优良性状的扩繁时间等优势,实现了从“保护个体”到“保护基因”的转变。

  1996年克隆羊多莉的诞生曾轰动全球,开启了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新纪元。“本次宁浙合作克隆滩羊的顺利诞生,更是滩羊克隆从实验室走向实践应用的有益尝试。”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所博士褚晓红说。

  宁夏农林科学院相关负责人指出,此次移植充分验证了宁夏在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生物育种上,技术成熟可靠,在国内地方畜禽品种保护领域处于前列。

  目前,科研团队正持续监测克隆羊羔的生长发育与遗传稳定性。未来,宁夏农林科学院将持续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部门以及企业的合作,推进滩羊遗传资源库建设与产业化开发,助力我国畜禽种业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记者 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