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小麦收割后部分土地就闲置了。现在采用大豆复种新技术,抢种一茬大豆,不到3个月亩产200多公斤,每亩增收800元,这就是在从时间和空间里‘抢’效益。”10月13日,吴忠市利通区金谷丰科技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蒙捧着豆粒高兴地说。当日,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与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开展的测产活动在此开展。“本次测产的大豆中黄909实收21.2亩,90天实现平均亩产216.05公斤,‘这个产量具有含金量’。”一位测产专家对春麦后复种大豆如此评价。
测产专家解释:“之所以说‘这个产量具有含金量’,首先是因为中黄909生育期短,在大田生产推广中,相比其他品种生育期更安全;其次是其亩产达216.05公斤,在同类种植模式中产量很高;更关键的是,农作物通常存在生育期短则产量低的规律,中黄909打破这一常规,实现了短生育期与高产量的兼顾。这一产量较2023年当地麦后复种大豆最高产214.98公斤,提升了1.07公斤,再创新高。”
宁夏引黄灌区光热资源具有“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特点。为破解这一难题,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借助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银川综合试验站,历经10余年科学研发,在麦后复种大豆品种筛选、麦茬免耕播种、栽培技术创新和机械高效作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通过集成创新引黄灌区麦后复种大豆单产提升技术,宁夏农科院作物所联合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宁夏引黄灌区不同市县累计示范春麦后复种大豆4.5万余亩,通过“小麦+大豆粮”模式,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了大豆的面积、单产和总产,稳定而有效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记者 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