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畜牧兽医技术 > 哺乳期仔猪致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哺乳期仔猪致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25-09-01  来源:惠农网  次数:

导读:哺乳期仔猪死亡率高一直是捆扰养猪户们的重要问题,据调查,目前我国国内条件较差的农户饲养的母猪,其哺乳仔猪死亡率比较高,可达30%左右,中小规模猪场仔猪死亡率为20%-25%左右。而哺乳期仔猪致死的原因有很多,这严…

  哺乳期仔猪死亡率高一直是捆扰养猪户们的重要问题,据调查,目前我国国内条件较差的农户饲养的母猪,其哺乳仔猪死亡率比较高,可达30%左右,中小规模猪场仔猪死亡率为20%-25%左右。而哺乳期仔猪致死的原因有很多,这严重影响到了养猪户们的经济收益,对养猪户们造成较大的损失,那么哺乳期仔猪致死都有哪些原因?该如何防治?

 

哺乳期仔猪致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一、挤压

 

  在猪场哺乳期的母猪压死仔猪情况多发,母猪产后过分虚弱,无瑕照顾到每头仔猪,母猪坐卧时,仔猪躲避不及,会被压伤、压死;产房温度过低,仔猪挤在母猪身旁取暖,母猪身体笨重庞大,很易压死仔猪。母猪产后焦虑,坐卧不安,也会增加仔猪被压死的概率。

 

  平常要主要保温箱的保暖措施,保证保温箱内温度在34℃为宜。仔猪出生后,要及时用洁净的产布把仔猪身上的黏液擦干净,并放到保温箱中保暖。

 

  及时让初生仔猪吃上初乳,能及时补充仔猪体力,增强仔猪的体质。

 

  如果产后母猪有焦躁表现,仔猪吃奶时要委派专人在旁护理,减少仔猪被压死的发生。

 

  二、弱仔

 

  指行动迟缓、嗜睡的仔猪,弱仔多由分娩持续时间过长、自身能量储备过少或遗传原因导致。这些仔猪行动迟缓,母猪躺卧时往往因躲避不及而被压死。

 

  饲养员要着重弱仔的看护,及时协助其吃上初乳,提高仔猪的活力,并协助仔猪固定奶头,要选择前端靠上部的奶头,以免弱仔能吃到充足的奶水。

 

  要注意产后母猪的护理,母猪产后体能消耗太大,要及时给母猪补充营养丰富的饲料;如果母猪产后表现为焦躁不安,要注意安抚,母猪不断起卧时,要及时把仔猪赶回保温箱,等母猪安静下来后再放出仔猪吃奶。

 

  三、饥饿

 

  因为吃不到足够的奶水饥饿而死也是造成哺乳期仔猪死亡的原因,母猪奶水分泌不足、或部分乳头奶水分泌不足、或窝生仔猪过多等原因,仔猪吃不到足够的奶水,很容易饥饿而死。

 

  防止仔猪饥饿死亡的方法为,及时对仔猪进行寄养或饲喂代乳品,做好护理,增加仔猪的成活率。

 

哺乳期仔猪致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四、寒冷

 

  初生的仔猪体温控制机制还没有发育完善,再加上脂肪层薄、自身能量储备较少,因此刚出生的仔猪很怕冷,如果产房温度过低,仔猪很有可能会因为低温而死。

 

  因此一定要主要产房的保暖,特别是要在保温箱给仔猪创造一个温暖的小环境,温度控制在34℃为宜。

 

  五、疾病

 

  疾病造成出生仔猪的死亡率很高,特别是初生仔猪如果得了黄白痢,那死亡率几乎达到100%。因此平常要做好仔猪的饲养管理,产房注意保暖,及时清扫、消毒,保障产房干净、清洁,并及时给仔猪接种疫苗防控。

 

  六、缺铁

 

  随着规模养殖模式的不断普及,初生仔猪因缺铁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仔猪不能通过拱食泥土来获取铁。)。初生仔猪体内铁元素的储备较少,如果不能补充铁元素,仔猪会发生贫血症,甚至会造成死亡。

 

  可在猪舍内放些红土或深层泥土供仔猪自由舔食,也可在仔猪3日龄时注射补铁制剂,能有效防止仔猪缺铁情况。

 

哺乳期仔猪致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以上就是哺乳期仔猪致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这与平常养猪户们的管理有着密切关系,养猪户们对哺乳期仔猪的管理一定要上心,注意饮水和环境的消毒工作,加强管理,避免因乳期仔猪致死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关于哺乳期仔猪致死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