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约2公里的空地上,一个占地近4000平方米的工业园区已完成主体建设,预计10月底竣工投产。
这是今年兴隆镇撬动社会力量,投资2500万元建设的“三粉”(粉条、粉丝、粉面)加工储备工业园区,园区内设置7个车间,配套2条生产线,对成品粉条及牛肉进行加工、包装及储存,预计年可加工粉条1500吨,牛肉500吨,产值约4000万元。“现在‘三粉’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仓储,目前市场发展趋势是分割化、小包装化,加工车间建成投产后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让‘三粉’的未来发展空间更大。”项目负责人古海银说。
今年,兴隆镇将40多家零散传统家庭制粉坊整合为29家规模化加工企业、合作社,打造“三粉”产业集群,从初加工、分散包装到深加工、统一名称标识,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不断壮大“三粉”富民产业。其中,提升改造标准化、规模化“三粉”车间2家,可年产优质粉条1.6万吨,预计创收近1.5亿元。
王河村的“三粉”产业发展历史由来已久。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兴隆镇向当地群众传授了利用马铃薯制作粉条的手艺并传承至今,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其为“红军粉”或者“红粉”。现在王河村产出的所有“三粉”产品也以“红军粉”作为统一名称标识。
王河村就业帮扶车间,这是一个专门制作“三粉”的车间,村民马存录从2022年开始在这里务工,平均每天工作8个小时,每月可收入3000多元。“收入稳定,也不耽误养牛、种地。”马存录说。和马存录一样选择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还有200余人,年人均务工收入3万元以上。近年来,王河村采取“党支部+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企业发展与村集体经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企业投资、村集体注资、技术引进、改造提升等系列“组合拳”,持续推动“三粉”产业发展规范化。围绕市场需求,优化产品档次,推动产销互联,产品远销广东等10余个省份。
王河村村主任李春红2016年就到王河村工作,多年来见证着王河村“三粉”产业的一步步发展。李春红表示,“红军粉”是王河村的支柱产业,从最初的单打独斗个人小作坊,到现在的规模化合作社,“三粉”产业不断壮大,工业园区建成后将开发新产品并不断延长产业链。今年年底,计划建设“三粉”纯手工制作体验坊,与西吉县文旅资源结合起来,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记者 张 璐 李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