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种植技术 > 板蓝根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板蓝根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发布时间:2024-09-20  来源:惠农网  次数:
导读:板蓝根是中药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根据目前市场分析板蓝根栽培前景广阔,今天惠农网小编就跟大家分析一下板蓝根栽培技术要点!

    据了解,目前市场天然中药材原料稀缺,然后随着市场需求,中药材种植是一个很好的发展项目,板蓝根是中药材之一,今天就跟着惠农网小编学学板蓝根栽培技术,以下就是具体的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板蓝根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1.板蓝根栽培技术内容

 

    1.1选地整地

 

    板蓝根是一种深根系药用植物,喜温凉环境,耐寒冷,怕涝,宜选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含腐殖质丰富的砂质土壤或轻壤土种植。播种前一般先深翻地20–30厘米,沙地可稍浅,然后打碎土块,耙平。 地里作平畦,畦宽1.5–2米,高约20厘米。

 

板蓝根栽培技术要点分析-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1.2合理施肥

 

    基肥种类以腐熟农家肥和草木灰为主,播前一次性施入腐熟农家肥和草木灰2500–3000千克/亩、磷酸二铵40–50千克/亩、尿素10–15千克/亩。

 

    1.3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可采用春播或秋播。春播在4月上中旬;秋播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幼苗在田间越冬,第二年继续培育。播种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秋播在结冻前浇一次水,以保护苗越冬。

 

    1.4播种方式

 

    播种有条播和畦面撒播两种办法,条播沟深3厘米,播后覆土,覆土厚度与沟平。撒播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后,覆盖1–2厘米厚的细土,镇压,浇水。每亩播种量约1.5–2千克,在气温18–20℃时7天左右即可出苗。

 

    1.5定苗除草

 

    出苗后视苗情间苗一次。苗高3–4厘米时间苗,按株距5–10厘米进行定苗。亩定植5–6万株。由于杂草与板蓝根同时生长,齐苗后应及时中耕除草。当苗高6–7厘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10厘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

 

    1.6追肥灌溉

 

    结合中耕除草,追施一次氮肥,施尿素3–4千克/亩。割第二次叶后,重施腐熟粪肥,以促进根和叶的生长。板蓝根生长前期水分不宜太多,以促进根部向下生长,后期可适当浇水。某段时间雨量较多时,可将畦间沟加深,大 田四周加开深沟,以利及时排水,避免烂根。如遇干旱天气,可在早晚灌水,避免在白天温度高时进行,以免高温灼伤叶片,影响植株生长。

 

    1.7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为霜霉病和根腐病,前者初发病时,叶面上现边缘不明显的黄白色至黄色斑点,扩展时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至不规则状,湿度大时叶背面病部产生灰白色霜霉状物;后者5月中下旬开始发生,6–7月为盛期,发病后根 部呈黑褐色,向上蔓延可达茎及叶柄,随后根的髓部也变成黑褐色,最后整个主根部分变成黑褐色的表皮壳,皮壳内呈现乱麻状的木质化纤维。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

 

    1.8适期收获

 

    可收割茎叶2–3次,秋季挖根或初冬采挖,掉茎叶,洗净后,将药材放置或悬挂在通风的室内或荫棚下,直至药材干燥。

 

板蓝根栽培技术要点分析-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2.板蓝根栽培技术要点

 

    2.1霜霉病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注意清除田间枯枝落叶;水旱轮作或与禾本科作物轮作;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9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另外,也可用甲霜铜锰锌。

 

    2.2根腐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选择地势略高、排水畅通的地块种植。 药剂防治:采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敌磺钠1000倍液进行喷药防治。

 

    板蓝根药用价值高,常用于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等疾病,目前种植经济效益高,所以以上板蓝根栽培技术要点赶紧收藏!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